&esp;&esp;叶夫人胸口一梗,差点背过气去,喘息着说不出话来。
&esp;&esp;如果她说翠莺骂她,那岂不是承认自己是母猪。
&esp;&esp;叶青璃气得摞下杯子站起身,指住杜若的脸,小脸狰狞,裙钗乱摇,早已经失去大家闺秀的风仪:“杜若,你……”
&esp;&esp;“下人没有规矩,是我管教不严,我向夫人和小姐道歉。”杜若优雅地向周夫人和叶青璃欠欠身子,侧眸瞪一眼翠莺,“一会儿回府,给我到菜园子喂母猪!”
&esp;&esp;“扑哧!”
&esp;&esp;“咳——”
&esp;&esp;不知道是谁笑喷了茶,或者被茶呛到。
&esp;&esp;这些平日里被教导得大方得体的贵女们,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抬起袖子挡住脸。
&esp;&esp;尽管如此,那颤抖的袖子和拌动的肩膀,依旧出卖她们的情绪。
&esp;&esp;就连坐在长公主身侧,一直面无表情的龙泉庵庵主静心大师也是差点失态。
&esp;&esp;假装着喝茶,挡着嘴掩饰过去,静心大师心下却在赞叹。
&esp;&esp;杜家这位小姐看上去文文静静的,这张嘴可真是厉害得紧。
&esp;&esp;叶夫人气得浑身颤抖,握紧拳头还要再向杜若发难,半眯着眼睛似乎一直在打嗜睡的长公主,缓缓地睁开眼睛。
&esp;&esp;“本宫的耳朵都要被你们吵疼。”
&esp;&esp;从小在宫里长大,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女人们的争斗长公主见得多了。
&esp;&esp;叶青璃母女二人欺负人家一个,还没欺负过,最后反倒搞得自己被损得体无完肤。
&esp;&esp;在早已经久经“修罗场”的长公主看来,实在是给自己丢人。
&esp;&esp;恰好小尼姑们端上来一些蜜果子,庵主静心大师忙着转移话题:“这是我去年云游时,从南方的一位朋友那里学来的,用得是今年早春的杏花蜜,还加了蜂蜡,大家尝尝可还合口?”
&esp;&esp;长公主笑起来:“杏花蜜,本宫倒还没吃过。”
&esp;&esp;长公主的侍女夹起一块,小心地送到老人家嘴里。
&esp;&esp;“恩,这个味道,倒是新鲜。”长公主品了品,赞赏地点点头,“干坐着也是无聊,不如……行个酒令吧?!”
&esp;&esp;叶家母女自然是不敢惹得长公主生气,当即强压怒意重新入席,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esp;&esp;“好啊好啊!”
&esp;&esp;“今天两位大才女都在呢!”
&esp;&esp;……
&esp;&esp;叶青璃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esp;&esp;为了这次的赏花,她可是特意写了一首桃花诗,就等着今天显摆。
&esp;&esp;斜睨着杜若,她故意开口:“谁不知道杜小姐有京城第一才女之名,今天就从杜小姐开始吧!”
&esp;&esp;杜若捏着水果,摆摆手:“我才疏学浅,做不出好诗,就不献丑了。”
&esp;&esp;“杜小姐太过自谦了,谁不知道,当初你一首《秋月词》名震京华。”叶青璃装出善解人意的样子,“既然杜小姐点心还没吃完,那就我先来,算是抛砖引玉吧!”
&esp;&esp;站起身,叶青璃假装沉思,装模做样地踱出七步,抬起脸。
&esp;&esp;“城南一二里,青山三四重。
&esp;&esp;烟村五六户,挚友七八行。
&esp;&esp;黄鹂鸣翠柳,牧笛啸九天。
&esp;&esp;桃花不思语,十里染春风。”
&esp;&esp;一语罢,四周一片喝彩声。
&esp;&esp;“好诗!”
&esp;&esp;“叶姐姐几步成诗,当真是腹有锦绣。”
&esp;&esp;……
&esp;&esp;长公主也是笑着点头,“不错不错,青璃的诗文又精进不少!”
&esp;&esp;“谢谢皇奶奶夸奖!”叶青璃强压得意,向长公主福了福,目光挑衅地落在杜若身上,“杜小姐,该您了!”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