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自豪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幼年,在温晚池开始懂事时,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一去就是好几个月。父母想攒钱创业给她更好的生活,寒暑假更是回不来,只好给家里打电话慰问住在空荡荡的家的温晚池说:“宝贝对不起,我们工作又抽不开身了,后面我们再补偿你,想去哪里玩?还有还有,零花钱够不够用?不够跟我们说噢~爸爸妈妈爱你!么么!亲亲我们的宝贝!”
父母极少回家陪伴她,即使家里有保姆帮忙照料。
生日那天,父母带着礼物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结果被一个电话紧急叫走,只留下她一个人。她默默看着蛋糕上蜡烛的火光消失,身体蜷缩在沙发上,没有胃口去吃。
其实父母并非不爱她,正因她是独生女,反而很疼爱宠溺她,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会给予很多关爱,一到放假就使劲陪她去到处玩。
父母如此爱她,她怎么能让他们担心呢?所以等他们回到家,她会摆出笑脸而不是委屈,哭着说:“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你们快点回来啊,我在家好孤单,我要你们陪我玩,陪我说话啊……”
久而久之,长大后心智成熟是必然的。
初中毕业后,父母创业成功,一家三口搬去大城市生活。她跟父母说喜欢玫蒂歌尔学校的校服,于是高中便就读于玫蒂歌尔女子私立学校。
他们费尽心思把她送到这里,是希望她接受最好的教育,融入更高的圈子,拥有他们不曾拥有的。他们总是带着歉意和愧疚,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她面前,弥补那些因为工作而缺失的亲情。
所以她不能告诉父母,不能白白浪费他们辛勤赚来的钱将她特地安排进这所学费昂贵、提供优质教育的私立学校里的好意。
她怎么能让他们知道,他们用辛苦换来的“最好”,却让她陷入如此痛苦的挣扎之中?
出身不足,后天弥补。
然而温晚池在那些大家闺秀眼里是小家碧玉的存在,又或者介于两者之间,认为她家里是暴发户,疯狂砸钱和利用人脉关系进校读书,背地里瞧不起她,但面上不显,在班级里疏离她、鄙夷她、漠视她。
班上没有能聊天和特别交心的同学和朋友,她们会互相分享礼物,唯独不会传递到她这里。当她想分享时,得到的只有一句礼貌的“谢谢,不用了。”
老师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分组后,她们会迅速两两配对,她总会成为最后剩下的那个多余的人。硬性安排进某个小组,而在讨论中,她的意见不被采纳,经常分配到最无关紧要的任务。
她们之间会使用一些特定语言,当她露出困惑的表情时,没有人会为其解释,只会相视一笑。
她因此刻苦学习她们的社交礼仪、文化素养、高端爱好、流行话题,极度渴望融入集体,但永远慢人一步,时刻担心自己露怯,期间怀疑自己为什么要特意迎合别人的观念去做自己不想了解、不愿意做的事情?她质问自己到底还是不是她自己?
她们看向她的眼神充满可怜和不屑。
所以,她必须学好。
“即使我不是那种从小就养尊处优、耳濡目染的女生,在名门望族中备受关注,但我也要努力表现良好,不为我和家里人丢脸,失去应有的尊严。”
“至少在别人眼里看来,我是一个很好相处、性格很好、脾气很好、很温柔、不八卦不多嘴、不迁怒不得罪其他人,有什么秘密都会闷在心里的那种人。”
之后,温晚池彻底认清了。
她自成一体,不完全遵循主流规则。
她礼貌客气,表面很好相处,实则很难接近,无法真正深入关系。
她要变得自信、博学、知性、自立自强。
她不会在外人面前暴露一丝破绽,她不会让别人找到一丝把柄。
绝对。
高中毕业后,温晚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女校毕业,庆典举行得盛大隆重,香槟、酒水、蛋糕、鲜花、气球。她没有任何参与其中的乐趣,那张班级合照上,同学们笑容可掬,唯有她面无表情。
学校和老师在她的毕业评价上写着:“品学兼优,举止得体,勤勉上进。”之类正确的、中肯的、客观的评语。
她如愿考入国内一所顶尖大学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离开了那个让她连呼吸都觉得疲惫和窒息的环境,天真地以为大学是一个更自由、更开放、更多元化、更注重个人能力发展的地方。
可以不必再刻意模仿谁了。
但是,她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并且错得离谱。不同的环境,往往有着不同的陷阱,且为她一个人精心准备和设计的牢笼,使她无法逃脱。
当时正值课间,温晚池突然被几个女生堵在洗手间里泼了一身水,她全身湿透地回到宿舍换衣服,一路上遭受议论。她本和那些人无冤无仇,觉得冤枉委屈。
后面人们都在说她是勾引别人男朋友出轨的小三,被原配报复泼水是活该,是应得的报应!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栽赃陷害了,网上的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