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抄,还在打草稿,你就不用写了,直接下次再来。
&esp;&esp;他所在的甲字号就在申时赶走了十来人,那几人还未张嘴嚎叫,就被强壮的士兵一把堵住嘴巴,近乎拖拽地把人拉了出去。
&esp;&esp;第二次就是过了酉时,誊抄的卷子还有一篇半以上没完成,那不好意思,你也给我下次再来,若是只剩下一篇或者一篇半,那考场就会给你蜡烛。
&esp;&esp;这么想着,果不其然,就有一批人被赶了出来。
&esp;&esp;那些人一个个沮丧着脸,脚步踉跄,甚至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人一出贡院门口,就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立刻有人冲过人群,抱着他安慰着。
&esp;&esp;还有不少人一见到家人也忍不住哭得伤心,一时间,伴随着即将到来的夜色,是所有折戟在这次乡试上的考生的大哭声。
&esp;&esp;江芸芸呆呆站了一会儿,轻声叹了一口气。
&esp;&esp;这场乡试的考生,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在少数,像她一样年幼的考生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三十出头,四十左右的样子。
&esp;&esp;他们穿着那身学生服,面容已经不再单纯稚气,对江芸芸来说这场考试不过是一次试水,实在不行,那三年后也才十四岁,在乡试浩浩荡荡的千人考生中依旧年轻得不像话。
&esp;&esp;可这场考试对于这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来说,是生存的压力。
&esp;&esp;一场考试就要花费十两银子。
&esp;&esp;读书的笔墨纸砚,一年下来也要十几两。
&esp;&esp;如此巨大的消耗,第一个三年还能竭尽全力,第二个三年也许是勉强维持,第三个三年,第四个三年……这些消耗永无止境,就像一艘通往大海的船,而考生和他的家人却还在竭力跟随,希望上岸,一年又一年,若是不能上岸,便只能挣脱,不然被拖入大海溺死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esp;&esp;江芸芸此事能安心读书,是因为有一个老师,甚至还有一个知道花钱还能勉强维持父子关系的江如琅,这才能毫不费力地得到钱财,但一开始,她也是日夜抄写本子才能维持巨大的读书开销。
&esp;&esp;贡院第三次打开,江芸芸再人群中看到一个眼熟的人。
&esp;&esp;江苍。
&esp;&esp;他穿着一件青色的衣袍,比之前看的还要消瘦,好似一阵风就能把人吹倒,脸色苍白到毫无血色,只那双漆黑的眼珠冷沁沁的,他连着抬脚出台阶的力气都没有了,好不容易咬牙走出来,人也跟着踉跄了一下。
&esp;&esp;他身边的晨墨晚毫立刻挤过人群上前扶人。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