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忽然在自己衣食无忧,幸福美满时,它们又如同一颗子弹正中眉心,嵌入心口。
&esp;&esp;竟然促使她主动承担下许多事情,开始离自己开始想要当爹宝女、哥宝女的想法相去甚远。
&esp;&esp;不过,赵瑶君也不觉得厌烦,反而觉得甘之如饴。
&esp;&esp;末世的时候她漠然,因为那是人间炼狱,她毫无办法。
&esp;&esp;现在,只要有一点办法,她都实在是舍不得,大秦那些活生生的性命,就这样煎熬的逝去。
&esp;&esp;而她所付出的,与那些相比鲜活的生命相比,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esp;&esp;第116章
&esp;&esp;赵瑶君休息了片刻,重新让侍女打开大门通风。
&esp;&esp;王宫冬日都有储冰计划,前几年冰库之中储藏的冰取出来放在冰錾之中。藏冰融化得极慢,却能给室内带来些许凉爽。
&esp;&esp;赵瑶君热得换了自己最薄的衣衫,她看了一眼那冰錾,虽然想念后世的空调,但她也知道,她现在还能用得上冰块,已经是超越了秦国无数人的极好待遇了。
&esp;&esp;这宫中,也不是所有人都用得上冰块。
&esp;&esp;赵瑶君在桌案边坐下,取出一张白纸。
&esp;&esp;对要帮自己磨墨、上茶的青女、彩雀道:“不需要帮我弄这些了,我自己来。你们去请几个伴读来我这里写功课,顺道告诉他们,一会儿一块儿用夕食。”
&esp;&esp;章台宫原是嬴政批阅奏章、日常休息、走动的宫殿。
&esp;&esp;宫殿种无论是主殿、侧殿、还是其中的各个院子,都非常大。赵瑶君和几个她的几个伴读都是住在章台宫侧殿。
&esp;&esp;她住的侧殿,他们住的是其中院子,且三人独立分开,各自住各自的院子,并不一块儿居住。
&esp;&esp;这三人中,只有陈平有个兄长跟着,他兄长就被安置在咸阳中一处普通民居之中,平日做点小买卖。
&esp;&esp;伴读是没有冰块可以享受的,天气又越发毒热。所以这一段时日,赵瑶君都会把他们叫道自己的殿中,同自己一道读书、玩闹、用饭。
&esp;&esp;青女、彩雀道:“诺。”
&esp;&esp;她们一并出了侧殿,往伴读所住的居所走去。
&esp;&esp;赵瑶君自己磨好墨汁,提笔在纸上列出自己的在这两年灾情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esp;&esp;第一还是粮食。
&esp;&esp;虽然有了储粮,但因为灾情要持续两年,第二年要分次赈灾粮食,粮食一定会消耗得更多。
&esp;&esp;所以今年四月末刚种下的大豆,就一定需要保障收成,最好能让黔首依靠今年的大豆,以及往年的储粮熬下去。
&esp;&esp;蝗虫不吃大豆,大豆本身可以做粮食,且含有较多的植物蛋白,能够勉强维持人体健康。所以她才特意让黔首今年全种大豆。
&esp;&esp;唯一的缺点是种大豆也需要一点水,不过今年已经修建了许多小型水里设施。
&esp;&esp;等天气实在热的时候,大秦黔首可以从这些溪井、塘井、小水库中取水灌溉。但这灌溉的水量不能想要多少用多少,只能少量多次多次的灌溉,最好是用滴灌。
&esp;&esp;赵瑶君叹气,时不我待,灾情来得太急。
&esp;&esp;不过她也无法大范围做成滴灌的灌溉系统,只能让黔首用容器盛水,手动少量的浇灌。
&esp;&esp;为了避免水资源的白白浪费和蒸发,避免水浇灌太多,导致深层渗漏和产生地面径流。
&esp;&esp;黔首浇灌时不能将水浇在大豆的叶片上,只能浇在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esp;&esp;其实微微湿润根部泥土就行。
&esp;&esp;这样浇水方法配合施肥,不仅能节省用水,大豆根部也能湿润,保持着自身的供水。大豆不仅能活得好好的,大豆周边没有水,杂草也会少一些。
&esp;&esp;现在天气热,杂草一多,说不定会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一类的害虫。
&esp;&esp;对了,还要防虫!
&esp;&esp;好好的大豆,可不能因为害虫、病灾减收。
&esp;&esp;赵瑶君笔尖不停,又写下粮食需要防虫除害,保证产量。
&esp;&esp;她根据以往看过的书籍,以及结合外婆养花、种菜的经验,写下了自制的防虫杀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