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而后,他就盯上了副使。
&esp;&esp;副使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嫡妻所出,一个是宠妾所出。
&esp;&esp;嫡子受荫,内荐进了武监,而宠妾所出的庶子……
&esp;&esp;这孩子说争气也争气,说不争气也不争气。
&esp;&esp;论刻骨好学,他比嫡子强,在习武方面也比嫡子强,若他是嫡妻所出,副使家的内荐名额肯定是他的,可偏偏他不是。
&esp;&esp;他只是妾室所出的庶子,哪怕他娘家是宠妾,他爹更偏爱他也没用。
&esp;&esp;副使嫡妻出身武将世家,家里强硬得很,副使虽宠妾却不敢灭妻,更不敢抢夺嫡子的资源。
&esp;&esp;再说了,他的嫡子虽然比庶子略差,但也不是没有出息的。
&esp;&esp;哪怕内荐,武监的要求也不小,内荐能考进武监,本身也是一个好苗子,值得好好培养。
&esp;&esp;再说那庶子,虽然比嫡子强了一些,可也没有强太多,至少没有强大,凭本事自己考进武监。
&esp;&esp;这种情况下,副使就更不可能,为了庶子去得罪嫡妻,得罪嫡妻的娘家了。
&esp;&esp;不得罪嫡妻,就得委屈自己的爱妾和爱子了。
&esp;&esp;在北庆,是个人都知道,要是考不进武监,想要在武将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比什么都难。
&esp;&esp;像宁战那种是少数。
&esp;&esp;宁战那是遇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再有了,宁战的成功也不可复制。
&esp;&esp;没别的,就是……
&esp;&esp;北庆被打瘸了。
&esp;&esp;北庆与东陵那一战,北庆损兵折将、死伤惨重不说,在战败后,还赔给了东陵巨额白银了。
&esp;&esp;北庆现在要兵没有兵,要钱不钱……小打小闹的灭个匪、清个内乱还行,想要再行大战事,几乎没有可能。
&esp;&esp;武将想要晋升,就只能上战场、立大功。
&esp;&esp;没有大仗要打,那些小战事,朝堂上的武将、武监学成的学子都不够分,哪里还轮得到,一个连武监都考不上的庶子。
&esp;&esp;而且,凭宁战的本事,如果不是北庆皇帝打压,考进武监易如反掌。
&esp;&esp;副使那宠妾,也是有一点见识的,眼见自家儿子前程没了,等到副使死了,怕是更讨不到好,就天天在副使面前哭。
&esp;&esp;要副使给他们心爱的儿子想想办法,不能让他们心爱的儿子就这么废了,以后只能靠嫡房施舍过日子。
&esp;&esp;副使被宠妾哭得苦不堪言,他不是没有想办法,可他真的没有办法。
&esp;&esp;为了躲避宠妾,副使听闻他们北庆,要派使团去东陵,立刻主动报名。
&esp;&esp;宁战的大哥,打听到这位副使家的情况,就知道他有机会了。
&esp;&esp;当然,他不会主动去找副使,他只会让副使来求他。
&esp;&esp;他不是九皇叔,他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会不求回报地帮人。
&esp;&esp;再说了,他与那副使有没有交情,他凭什么帮对方呢?
&esp;&esp;宁战的大哥,让人给那宠妾,透露他们宁家,有三个内荐名额一事,又让那宠妾知道,他想要去东陵求圣水治腿的消息。
&esp;&esp;那宠妾得到这两个消息,如获至宝,使尽十八般手段,逼得副使来找宁战的大哥。
&esp;&esp;宁战的大哥,当然会在副使一开口就应下,而是将姿态摆得极高,拿乔了半天,才勉为其难地应下,让那副使感恩戴德。
&esp;&esp;说服使团其他人,答应让宁战的大哥取代副使,也是副使出的力。
&esp;&esp;人为财食,鸟为食亡。
&esp;&esp;只是临时换一个副使,给足了银子,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esp;&esp;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北庆皇帝在别宫养伤,闭殿不见任何人,没空管宁家人的死活。
&esp;&esp;再加上,又有已经参政了的大皇子,为宁战的大哥作保,圣上要是不满,有什么后果,他一力承担……
&esp;&esp;虽说大皇子不受皇帝重视,即使参政,也只能做一些不重要的事,可人到底是皇子,皇子作保愿承担一切后果,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esp;&esp;反正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