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以为是数十年阅历的人为之。
&esp;&esp;依靠观书有感,考生们想法五花八门。
&esp;&esp;有的考生想依李瑄的诗而套作,有的考生想另开诗赋,有的考生想以自己的观书有感赋文。
&esp;&esp;但文笔的深浅,思想的薄厚,立意的远近,还需要作成以后由考官审阅。
&esp;&esp;第二题新法的策令,文人们皆知新法,但若是潜意识里反对新法,一定做不好此题。
&esp;&esp;此题目才是最关键的一题,哪怕诗赋再好,新法策令不行,会直接淘汰。
&esp;&esp;至于第三题的算术,让考生们惊奇,他们听说算科才有算术,怎么进士科也要考算术?
&esp;&esp;一些考生在心中抱怨。
&esp;&esp;所有考生的题目一样。
&esp;&esp;除了经典的“鸡兔同笼”以外。
&esp;&esp;第二算术题为:今有北乡算八千七百五十八,西乡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乡算八千三百五十六。凡三乡,发徭三百七十八人。欲以算数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
&esp;&esp;第三算术题为:今有甲持钱五百六十,乙持钱三百五十,丙持钱一百八十,凡三人俱出关,关税百钱。欲以钱数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
&esp;&esp;这是一个官吏算人头税和关税的题目。
&esp;&esp;为地方官吏后,时时要用到,也非常简单。
&esp;&esp;但就是这种简单常用的算术题,却让一部份考生抓耳挠腮。
&esp;&esp;他们熟读经典和圣贤书,算术也只是学习最普通的。
&esp;&esp;《九章算术》不仅需要读,还需要研究,举一反三。
&esp;&esp;把这些掌握,对于日常算术,绰绰有余。
&esp;&esp;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出算术题。
&esp;&esp;那些答不出算术题的,除非能写出惊为天人的新法策论,否则进士无缘。
&esp;&esp;考到一半的时候,李瑄出现在考场上。
&esp;&esp;李瑄看考生的名单,有吴中四士之一包融的儿子,包何。
&esp;&esp;也有小有名气的诗人李嘉佑等。
&esp;&esp;新科举制度下,他们能否和历史上一样脱颖而出,就不得而知了。
&esp;&esp;李瑄出现在考场上,使考生们震动,也让考生们产生压力。
&esp;&esp;一般进士科,只是礼部侍郎监考。现在却是权势最大的宰相负责。
&esp;&esp;考试的题目,明显是李瑄所出。
&esp;&esp;李瑄只是走动两圈,就回到幕后看书,没有过多给考生压力。
&esp;&esp;“咚咚……”
&esp;&esp;太阳落山,钟声响。
&esp;&esp;不论有无完成,考生必须离开座位。
&esp;&esp;所有的试卷由监考官收取,在层层监察下,交给誊录文吏。
&esp;&esp;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誊录文吏将在禁军看护的贡院内,抄录卷纸。
&esp;&esp;每抄录一份,都由监考官比对,不得有抄录错误。
&esp;&esp;誊录一般的错误,可以涂画更改,但不能太离谱,每抄一份,如果出现十几处错误,就不用再干誊录文吏了。
&esp;&esp;相比于以往,新科举发榜时间较长,文人士子更受煎熬。
&esp;&esp;但新科举全凭实力,学而优则仕,名望没有用处,姓氏不论贵贱。
&esp;&esp;那些贫寒文人,对未来充斥着信心。
&esp;&esp;然科举完毕后,仅仅五天时间,新安令李銙,被押送回长安,带到御史台。
&esp;&esp;李林甫为报儿子重伤、毁容之仇,让亲信一直留心对新安令的审讯。
&esp;&esp;一有情况,立刻向他汇报。
&esp;&esp;一时间,朝野的目光,都被李銙案吸引。
&esp;&esp;哪怕新科举的热度,也没有李銙案这么高。
&esp;&esp;因为李銙案与李瑄牵扯,朝野想知道李銙是否受贿赂,阻挠新法。
&esp;&esp;如果有,哪怕李瑄大义灭亲,都会打击到李瑄的声望。
&esp;&esp;如果李瑄包庇,轻拿轻放,新法将没有意义。
&esp;&esp;虽说李瑄避嫌,不参加御史台的审理,但只有李瑄释放一丝信息,杨慎矜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