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南部,建立钱塘省,因钱塘湖而得名。
&esp;&esp;在这个时代,钱塘省还不是那么富裕,但人口不算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esp;&esp;淮南省以南,设江西省。因原本属于江南西道而得名。
&esp;&esp;在钱塘省以南,取原本的福州与建州,设立福建省。
&esp;&esp;八山一水一分田,现在福建省是兵家不争之地。只有一些衣冠南渡时期而来的汉人,还需要继续充实。
&esp;&esp;江西以南,设计南海省。以濒临南海而得名。原本的南海郡为治所。
&esp;&esp;原本的岭南一分为三。在南海省以西,湖南省以南,设计岭南省。这里相比于南海更为蛮荒。
&esp;&esp;设立安南省,统治包括交趾、南郡在内的区域,人口三十多万。
&esp;&esp;虽然安南省不大,但目的是向南延伸。
&esp;&esp;大唐在安南的户籍,仅次于南海地区,并非无人可用。
&esp;&esp;这些地方大唐是实控的,没必要设立都护府。
&esp;&esp;而都护府也迟早要进步为省。
&esp;&esp;在原本的黔中地区,设计黔中省。这个地方大唐控制力度最弱,属于改道为省。
&esp;&esp;在琼州岛建立琼海省。因岛内有琼山,靠近海洋,故此命名。
&esp;&esp;此岛面积不大,而且是不毛之地。官吏到这里实打实的流放。
&esp;&esp;宰相们认为琼州当郡都勉强,设为从二品的行省,太掉价了。
&esp;&esp;没有大臣愿意在鸟不拉屎的地方主政一方。
&esp;&esp;但李瑄会在有生之年开启大航海,且为华夏子孙开辟东南亚。
&esp;&esp;必须有前行站。
&esp;&esp;南海省有自己的责任。琼海也是。
&esp;&esp;就算是将来,也有其独到之处。
&esp;&esp;待航海开启,迁徙百姓,就会逐渐发展。
&esp;&esp;是南方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
&esp;&esp;原本岭南道的太守,因为官职,会争着抢着去琼海省。
&esp;&esp;虽然是穷乡僻壤,但非常容易做出政绩。
&esp;&esp;最后就是云南都护府北面,巴蜀省南面,姚州、嶲州,以及戎州一部分、还有雪域都护府东南一部分,暂时建立泸水省。
&esp;&esp;古代诸葛亮平定南蛮,有“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esp;&esp;设立此省,是因为巴蜀省的省治益州离云南都护府太和城太远。
&esp;&esp;想连通至印度洋,中途必须有重城节点。
&esp;&esp;只靠云南大都护怕镇不住南诏。所以要确立政治地位。
&esp;&esp;最起码要建立一个省府重城,可以第一时间支援云南都护府,给予其后勤发展的支撑。
&esp;&esp;如果云南省设立,可以将泸水省撤去。
&esp;&esp;至此。
&esp;&esp;天山省、甘肃省、青海省、关中省、河原省、阴山省、巴蜀省、泸水省、巴东省、山西省、河北省、燕云省、河南省、齐鲁省、湖北省、淮南省、湖南省、江南省、江西省、钱塘省、福建省、南海省、岭南省、安南省。
&esp;&esp;两京制,二十四行省,八大都护府的格局已经形成。
&esp;&esp;特别是核心行省,都要确立中心城市。
&esp;&esp;如江南的扬州城,巴蜀的益州城,湖北的襄阳城,甘肃的凉州城等。
&esp;&esp;李瑄还圈点一些发展潜力非常高的城市,如钱塘省的钱塘城,江南省的苏州城,福建的福州城等。
&esp;&esp;海洋建立起来,南方将会迎来大发展。
&esp;&esp;二十四名巡抚,也全部任命,除了琼海、泸水、岭南、安南,全部都是从考核优异的太守中提拔。
&esp;&esp;这四地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esp;&esp;任命的是较为年轻,且政绩还不错的太守。
&esp;&esp;其中,李瑄任命原本的杜甫为巴东太守,未让他留在巴蜀。而是他前世诗文大爆发的夔州。
&esp;&esp;在这个岁数,杜甫写诗已经臻至化境,他晚年的“良品率”太高了,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
&esp;&esp;杜甫结合这一世的信念与感慨,走出截然不同的道路。
&esp;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