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对马燧的语气十分不爽,他拿出自己的威势,瞪着马燧说道。
&esp;&esp;“我为唐使,持唐剑,只是好言相劝!天可汗御驾亲征,作为天下共主,草原诸部服膺,不是应该的吗?还是说酋长不将天可汗放在眼里,视天可汗诏令如废纸?”
&esp;&esp;马燧握着剑柄,举重若轻,无惧乌时健的威胁。
&esp;&esp;大唐多仰慕汉风,特别是马燧这样的人,愿意效仿汉代的使者,九死不悔。
&esp;&esp;天可汗,可不是说说而已。
&esp;&esp;薛延陀臣服回纥已久,之前回纥只是名义臣服大唐,让薛延陀认为自己的兵马归自己管。
&esp;&esp;但天可汗这三个字,犹如千钧之重,让乌时健心悸。
&esp;&esp;移地健宣扬“天可汗将死草原”的鬼话,他从未相信。
&esp;&esp;“如果酋长不同意,请放开道路,让我西域五万铁骑,从薛延陀的领地通行。”
&esp;&esp;见乌时健脸色难看,马燧又火上浇油地。
&esp;&esp;事实上,大唐不可能从西域调五万铁骑。
&esp;&esp;但大唐和天可汗,就是马燧的底气。
&esp;&esp;“薛延陀自大唐建立以来,就与大唐拥有深厚的友谊,并多次向大唐纳贡称臣。对天可汗,薛延陀一直敬若神明,任何违抗天可汗者,都是大逆不道。”
&esp;&esp;一听西域铁骑要借道,乌时健立刻被吓道。
&esp;&esp;他从座位上起身,面色苍白,话语也软了下来。
&esp;&esp;西域铁骑,是大唐最能打的军队之一。
&esp;&esp;若从薛延陀地盘上借道,以薛延陀的族部数量,必被吞噬得渣都不剩。
&esp;&esp;“酋长愿意尊奉正统吗?”
&esp;&esp;马燧依旧是这句话。
&esp;&esp;在贞观年间,薛延陀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
&esp;&esp;投降、叛乱;投降,叛乱,不断重复。
&esp;&esp;把李世民都整破防了,于贞观二十二年,把薛延陀汗国覆灭。
&esp;&esp;作为临近天山省的薛延陀,马燧觉得该强硬逼迫其倒向大唐。
&esp;&esp;否则就要被清算。
&esp;&esp;“我部愿意尊奉正统,听从天可汗的诏令。”
&esp;&esp;乌时健无奈地说道。
&esp;&esp;大唐当今太强大了,薛延陀内部,多半认为回纥会在大唐的攻势下灭亡。
&esp;&esp;所以才违抗移地健的命令,不想为回纥陪葬。
&esp;&esp;“酋长不必这么严谨,大唐尊奉天道,天可汗拥有天命。如移地健那种逆臣,才是大唐攻伐的对象。薛延陀一定可以长盛不衰。”
&esp;&esp;马燧又向乌时健安抚道。
&esp;&esp;“敢问使者,我薛延陀该如何去做?”
&esp;&esp;乌时健苦笑一声,向马燧问道。
&esp;&esp;“立刻率骑驰进郁督军山西面,攻击死忠于移地健的部落。”
&esp;&esp;马燧回答道。
&esp;&esp;“明白!”
&esp;&esp;乌时健点头。
&esp;&esp;与此同时,大唐的另一波锦衣卫到达葛逻禄人的部落。
&esp;&esp;葛逻禄人分三姓。
&esp;&esp;又叫三姓葛逻禄。
&esp;&esp;原本的葛逻禄右厢在金山以北,在施力可汗的带领下,投靠李瑄。建立葛逻禄汗国。
&esp;&esp;而葛逻禄左厢,在郁督军山以西。他们依附于回纥汗国。
&esp;&esp;他们的实力也不弱,拥有一万左右的骑兵。
&esp;&esp;葛逻禄左厢本来也想当墙头草,但是在锦衣卫的软硬皆施下,葛逻禄人只能投靠大唐。
&esp;&esp;一切就绪后,北庭都督李晟,奉命率领一万轻骑出天山,与薛延陀人、葛逻禄人,向郁督军山西面进军。
&esp;&esp;……
&esp;&esp;然锦衣卫说服葛逻禄人、薛延陀人的好消息还未传至白亭海。分布在居延海以北的大唐探马。以及在回纥境内的大唐游骑发现回纥大规模兵马南下。
&esp;&esp;特别是居延海的兵马,发现的时候,回纥骑兵距离居延海不到三百里。
&esp;&esp;一来一回的传递消息,回纥骑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