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回去防守。”
&esp;&esp;移地健大喜过望。
&esp;&esp;终于等到这个好消息。
&esp;&esp;自进军南下以来,移地健如履薄冰,大军的前后左右,多派遣探马,生怕自己的行动被唐军发现。
&esp;&esp;好在他们驻扎在此地以来,方圆百里未见过唐军探马的踪迹。
&esp;&esp;“大可汗,大唐皇帝在白亭城,只要我们将他杀死,正应巫师所言。这是上天为我们创造的机会。”
&esp;&esp;胡禄都督非常兴奋地向移地健说道。
&esp;&esp;“是啊……大可汗。李瑄死在回纥,我回纥的声威将盖过昔日突厥,国力会迅速壮大。”
&esp;&esp;猛将至咄也向移地健说道。
&esp;&esp;“李瑄得位不正,李隆基还未死。一旦他殒落在草原,大唐一定会陷入争权夺利当中,并土崩瓦解,无瑕再顾忌我们。”
&esp;&esp;莫贺达干为自己的计策感到得意。
&esp;&esp;他不了解大唐的改革和制度,不明白李瑄已与初代文武百官建立极深的利益捆绑,以为李瑄篡位而来,大唐的政体脆弱。
&esp;&esp;“大可汗,那李瑄是曾经的天将军,现在的天可汗,他是真正的万人敌,斩将拔旗,犹如天神。我军虽众,还需慎重!”
&esp;&esp;回纥的衮利达干在众人喜形于色的时候,发出不符合时宜的声音。
&esp;&esp;“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李瑄的传说,现李瑄应该老了,怎么可能再上阵杀敌。”
&esp;&esp;至咄不信李瑄还能如传说中的一样。
&esp;&esp;“不能轻敌,当要慎重。李瑄号称天可汗,总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esp;&esp;移地健心里清楚,李瑄的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
&esp;&esp;又有多次以少胜多的经历,他不得不防。
&esp;&esp;“大可汗,顿桑特勤深入河西走廊,九死一生。我们不能辜负顿桑特勤和随行的勇士们。即便李瑄还有雄威,我们也必须出击,不惜一切代价,将李瑄擒杀,烧毁唐军的粮草、牲畜。”
&esp;&esp;身为宰相的莫贺达干,请移地健制定进军时间。
&esp;&esp;“待唐军再走远一些,两日后,大军开拔南下。”
&esp;&esp;移地健点头,他并不急着进军。
&esp;&esp;两天后,唐军已经回到凉州城,想再回援白亭海,定来不及。
&esp;&esp;“不错,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免李瑄逃跑。”
&esp;&esp;胡禄都督也说道。
&esp;&esp;回纥以压倒性的声音,决定以五万骑兵突袭白亭海。
&esp;&esp;移地健向回纥众将领承诺,谁要杀死天可汗李瑄,就封他为特勤。
&esp;&esp;望上下一心,完成回纥翻身的壮举。
&esp;&esp;移地健要让叶护太子看看为什么父亲选择他为大可汗!
&esp;&esp;“以前白亭海之战,是唐军出其不意,才战胜父亲。现白亭海战争再现,我军出其不意,定可胜利。”
&esp;&esp;会议解散的时候,移地健又向一众回纥将领、官吏说道。
&esp;&esp;第二次白亭海之战,一如大唐的第二次大非川之战一样,是一雪前耻的战斗。
&esp;&esp;他父亲一生唯一被诟病的事情是在白亭海丢失五万回纥联军,致使回纥一些小部落对回纥离心离德。
&esp;&esp;也因此阻碍回纥的发展,还要向大唐纳以重贡。
&esp;&esp;磨延啜丢失的荣耀,他这个做儿子的,要亲手讨回来。
&esp;&esp;他才是森林内的猛虎,草原上的雄鹰。
&esp;&esp;……
&esp;&esp;两日后,回纥大军开拔南下。
&esp;&esp;五万回纥骑兵的身影在沙漠中浩浩荡荡,他们的马蹄声如同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在沙漠中回荡。
&esp;&esp;旌旗遮天蔽日,像是一朵朵巨大的乌云,飘浮在沙漠的上空。
&esp;&esp;天可汗将死于草原。
&esp;&esp;得知只有李瑄率领孤军在白亭海后,更多回纥士卒相信巫师的预言。
&esp;&esp;他们士气高昂,认为自己是必胜的一方。
&esp;&esp;移地健令猛将至咄率领五千轻骑分开行进。
&es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