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秦,范雎也不曾结识对方。
&esp;&esp;上回昭襄王去见范雎,范雎没有推荐谁接替自己的位置。后来昭襄王想问他时,他已经病糊涂了,昭襄王自己也生了病,便搁置了此事。
&esp;&esp;如今昭襄王已经顾不上朝堂之事了。
&esp;&esp;这对扶苏来说,同样是个好机会。
&esp;&esp;相邦之位肯定是不能随便伸手的,大秦的相邦一向是秦王任命,作为秦王心腹而存在。便是现在夺到了手,等安国君继位,也会把人掳下去,换自己倚重的下属。
&esp;&esp;那些人之所以蠢蠢欲动,不过是想连着安国君一起拉下马罢了。他们有自己支持的公子,是在替自家公子扩张势力。
&esp;&esp;不要紧。
&esp;&esp;扶苏直接联合安国君和华阳一系的势力,趁机剪除了几个偏向其他公子的重臣。
&esp;&esp;先秦时期的朝堂争斗有时候还是比较单纯质朴的,一般就是进谗言之类简单粗暴的手段。然后被进谗言的,就会惊惧逃跑,去投奔他国。
&esp;&esp;像后头大一统王朝那各种脏套路的朝堂倾轧,许多人其实都没经历过。
&esp;&esp;但扶苏很擅长这个。
&esp;&esp;作为一个“仁德”的皇帝,要怎么在不担骂名的情况下,把自己看不顺眼的臣子搞掉,这是一门学问。
&esp;&esp;现在转换了立场,作为臣子中的一员,要怎么在不担骂名的情况下,把同僚搞掉,其实手法也可以共用。
&esp;&esp;扶苏直接搜罗了这些人的罪状,理直气壮地在朝会中抖落出来。
&esp;&esp;目前昭襄王病重,别管其他公子怎么蠢蠢欲动,监国的到底还是安国君。扶苏示意吕不韦出面弹劾那些人,安国君抓住机会当然会按律严处。
&esp;&esp;谁都知道吕不韦是公子子楚的人,子楚是太子嗣子,几人是在联合起来排除异己。
&esp;&esp;可那又怎么样呢?
&esp;&esp;触犯秦律的是他们自己,被人抓住了把柄就得认栽。
&esp;&esp;以前安国君没有实权,拿这个弹劾没什么用,因为昭襄王不一定会处置他们。
&esp;&esp;现在安国君代行秦王权利,又没有滥用职权。便是昭襄王突然病愈,得知此事后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esp;&esp;安国君雷厉风行地把人先处置了,不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到时候昭襄王看着事已至此,定会选择息事宁人,默认儿子的操作。
&esp;&esp;扶苏慢悠悠地喝了口蜜水:
&esp;&esp;“也就是昭襄王还活着,但凡太子已经继位,都用不着这么麻烦。”
&esp;&esp;实权秦王的权利还是很大的,任性一点别人也没法阻止。后来秦王成了秦皇之后,权利就更大了,越发不用看臣子脸色。
&esp;&esp;否则某些位面的胡亥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大杀四方,朝中没人能拦他。
&esp;&esp;始皇盯着儿子手里的杯盏:
&esp;&esp;“你今天已经喝了五杯蜜水,喝完这杯后就不许再喝了。夏太医说过,不让你吃太多糖。”
&esp;&esp;扶苏故作委屈:
&esp;&esp;“我都已经是鬼了,为什么还要限制甜食?”
&esp;&esp;始皇正觉得有道理,忽然发现不对:
&esp;&esp;“你现在用的是活人的身体,给朕好好爱惜。难道你想和庄襄王一样,三十几岁就英年早逝?”
&esp;&esp;扶苏狡辩道:
&esp;&esp;“喝几杯蜜水,不至于就会早逝。”
&esp;&esp;始皇却已经翻开了不知道谁发给他的常见病症大全。
&esp;&esp;他找到了其中一个给扶苏看:
&esp;&esp;“糖尿病。”
&esp;&esp;扶苏:……
&esp;&esp;扶苏耍赖似的抱住小阿父撒娇:
&esp;&esp;“商城不是有丹药可以治病的吗?阿父难道舍不得给我买药?”
&esp;&esp;始皇被他闹得没办法,但还是坚持不许他毫无节制地吃糖。
&esp;&esp;“你不能仗着有丹药就肆意妄为,万一哪天法则把功德商城关闭了呢?到时候你要因为生病而难受,岂不是自找罪受?”
&esp;&esp;说着始皇唤了侍者进来,把剩下的蜜水撤了。给扶苏换上什么都不加的白开水,再闹就把上次没喝完的苦茶叶拿出来。
&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