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1 / 2)

凌当归听着周老丈婉婉道来的介绍,从山下直至山上,见识过一座又一座的琼楼玉宇般的宫殿、亭台,也见着悬崖上的幽兰,石壁间倾落的瀑布。

一砖一木,一石一花,都确实是令人震撼不已的神仙之境。

可再细细看,分明又都是沾着血的。

“陛下,这是九仙峰。”周老丈道。

抵达仙雾山最高峰,天熙帝下了轿。

他今日未着龙袍,而是穿着素净的白色道袍。疏落的头发取出几缕只简单盘了髻,其余散落在后。高山上的风四面八方、无遮无拦地吹来,发丝飞舞、衣袂飘飘,加之天熙帝身形偏瘦,微微仰头,上位者的气势不俗。

周老丈道:“相传一百多年前,先后有九个人归隐山林,居与仙雾山,寻仙问道,最终九个人都得道成仙。据传在他们成仙后的第二日,干旱多时的雁州城便降下了甘霖,春苗及时得种,这才避免了饥荒之患。后人为了纪念这九位仙人,便在仙雾山的最高峰立碑刻字,又将此处改名为九仙峰。”

山峰上,九面石碑,已无仙人之迹,年代也无从可考。

是真是假,无人可知。

凌当归早在半月前就登过仙雾山,也爬过九仙峰。

这些传说,他是不信的。

天熙帝却深信不疑,闭目感风,徐徐吐出一口气:“此乃仙人送来的风,真是心旷神怡。朕欲封仙人为侯,只怕凡俗头衔惹得仙人不快。”

蓬莱真人道:“陛下所言极是,只要陛下心中有仙人即可。”

天熙帝莞尔,站立最高处,听着泉水叮咚与风吹林石的声音。

静谧、飘然,空灵。

而他不知,此时山下,已是另一番情景。

“刺拉”一声,祁王割断了禁军统领的脖子。

浓红的血溅在山脚下的六角凉亭上。

那亭子横了块木质牌匾,名曰“侍仙亭”。

唐鸣看着昔日上司被斩断头颅,刹那间一阵痛快。唐鸣听候调遣,将山脚下的禁军全都换成了自己人,若愿投降便仍是自己人,若不愿便杀之。

邵覃、丁不弃、唐鸣、周林等各领兵马,与禁军、织蝉司等陷入混战中。

乱哄哄的山脚下,很快尸横遍野,血迹染红了流经雁州城的小溪。

不知过了多久,祁王提着一把剑,从尸山中出来。

他洗掉脸上的血迹,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内穿甲胄,带着训练精良的心腹将士,与邵覃,上了山。

山下,由唐鸣与周林发号施令,稳住降军与友军。

穿着戎装的百姓们仰头看着这位独有仙姿的山,与山上鳞次栉比、雕栏玉砌的楼宇宫殿。他们再熟悉不过这恢弘壮丽的行宫了,到处都是他们扛着大料上山的痕迹,到处都是他们死去家人的血迹。

……

祁王循着路线,一路登临九仙峰。

蓬莱真人与礼部尚书等人正不遗余力地奉承天子,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之君。

听得天熙帝悦然含笑,开口便是赏金百两。

蓬莱真人道:“陛下,时辰已到,神仙也该去歇息了,咱们去访幽宫敬拜天地祖宗了,明日再来寻仙。”

“真人说的是,走吧。”

天熙帝转身,带起飘逸的衣袖,没走几步,神色突变。

只见松木之后,出来一人。

约四十来岁的中年,如铁如钢,坚毅不可挡。

正是天熙帝一母同胞的亲生弟弟,祁王凌执。

礼部尚书率先反应过来,大惊喝道:“祁王!你不在监牢里反省罪过,怎会在此处?!”

祁王脱去外衣,露出里面的甲胄。

天熙帝面色更加难看,吹来的风突然变得冷意森森,“你……”

礼部尚书愤怒:“大胆逆贼!竟敢以甲胄示君父,此为谋反!井屏山,这怎么回事?你不是说逆贼被羁押了吗!”

再一回头,周老丈已经不知所踪。

礼部尚书犹被惊雷砸中,“怎么回事……你、你们莫非是早就串通好的,来人!还不护驾,将逆贼拿下……”

随行上山的士卒,与祁王精心训练的士卒交手。

而祁王依然稳站于山前。

天熙帝身上时冷时热,死死地盯着凌执。

那眼神,犹如最锋利的刀子,似要将凌执剜肉剔骨。

这个时候,或许天熙帝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凌执悲哀过后,反倒释然,道:“臣弟见过皇兄。今日是皇兄入主行宫的大好日子,亦是皇兄的千秋节,可惜臣弟有罪,没有为皇兄准备贺礼,望皇兄恕罪。”

“你的贺礼,朕已经收到了。”天熙帝阴恻恻地说道,“九弟果真是英勇隐忍之人,朕万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再见九弟。”

凌执无奈道:“是啊,皇兄怕是觉得,在清都织蝉司的大牢,那便是最后一面了吧。不知皇兄这些日子,可曾担忧过臣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