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江南的朝廷军队加起来都没多少。
这个时代的江南并没什么人愿意当兵。因为经过几朝操作,士兵的地位和奴隶等同。虽然也有入伍后凭借军功迅速上位的,比如他养父和王适安,但大多数也只能是一辈子底层,而且这一辈子大多数情况下也并不是很长。
江南作成这样还没被北方吞并,全是北方政局同样不稳定,而且北方作死起来更狂野的原因。
他刚穿来就听说了北方一个皇帝朝会上命令武士把参与上朝的一千多名官员全部杀掉了的事迹。
没过两天这个皇帝也被自己儿子杀了。
那时候他还会思考这些事件的产生原因,现在他已经放弃思考了。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无论王孙贵胄,还是平民百姓,前一刻生,后一刻就可能死。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低贱的,每个人的精神也都是疯癫的。
请陛下暂避于内,臣等一定守护城池与陛下!将领道。
崔衍昭听话地向船舱内部走,道:朕明白,多谢诸位。
段格本身踌躇不前,只想等着张复言传来消息后再看是否行动。
张复言带兵走了,向建康而去。他看着张复言的背影,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都觉得很迷茫。
段格出身岭南的豪族,从小衣食无忧,因为岭南远离建康,也远离世家的势力范围,他的生活很滋润,他自己对造反是没什么念头的。
但是早些年他的父亲和兄长反了。
那个时候还在前朝,当时只是普通将领的先帝率兵剿匪,父兄和他们的势力遭到剿灭,只剩他被几个人带着东躲西藏。
等他长大,这些人就对他宣扬了父兄的光辉事迹,簇拥着他回到当时父兄的势力范围,重振旗鼓,继续造反事业。
造反中他认识了张复言。听说张复言祖上很久以前阔过,但到现在已经什么都不是了。不过张复言造反的决心和行动力很强,他的行动基本都是张复言策划的。
一艘小船飞快驶来。
段格认出船上是张复言带去的人之一。
将军,王适安已被拖住,请将军速去石头城取建康,到时事成定局,王适安无力回天!
来的人也是张复言带去的人,这该是张复言的意思。
段格深吸口气:好。
他清点人数和船舰,浩浩荡荡沿江行去建康。
喊杀声像潮水一样,忽然地涌起来。
崔衍昭挺坐不住的,满脑子都在脑补双方交战的场面,越脑补越坐不住。
但是他出去也只能送菜,在这种危险而且他还做不了什么的时候,他不光不能出去,也不能被敌军察觉位置。
要不然敌军都来抓他,己方因为他是皇帝也要保护他,战斗力会受影响。
敌军也挺狡猾的,他这里没有王适安,于是直接把大部队派来了他这里。
崔衍昭忍不住反反复复地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虽然他现在处境是危险了点,但敌军大部队也来了,正好速战速决。
这时候就是要乐观。
张复言带来的舰船,除了向段格报信的那一条,其余尽被烧得残破。
因为崔衍昭还在石头城等待,王适安直接采用了最快的办法,放火焚烧张复言的舰船制造动乱,并成功擒下张复言。
那艘向段格报信的船也是他安排的,叛军纵然分了两波,加起来也远远不到叛军拥有的人数。
也因此,他猜到张复言计划,就从张复言带的人里挑了一个去向段格报信,好把段格引诱过来。
那人表现得贪生怕死,而且王适安也派了人监视那人行为,想必段格很快就能自投罗网。
只是久等不见段格舰船过来。
王适安察觉异常,凌厉视线看向张复言。
张复言被擒,现在灰头土脸,一身狼狈,被捆得严严实实,但见王适安眼里的惊疑,还是露出冷笑,充满嘲讽之意。
王适安脑袋轰的一声,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他根本看错了人,以为贪生怕死的人,实际并非那样简单,他派去监视的人也凶多吉少。
现在他身在查浦,那人如果有心,八成会劝段格率主力进攻石头城。
算算时间,段格速度快的话,应该已经到石头城一带了。
崔衍昭还在那里等他。
以崔衍昭那柔弱的身板,怎么扛得住叛军袭扰?
这一刻他完全把石头城防御坚固和他留了将领做底牌的事忘掉了,全心都是崔衍昭的安危。
贼子!王适安心里怒火滔滔,伸手把张复言的头重重掼往地上。
张复言一瞬间头破血流,发出几道含糊的声音,趴在地上不动了。
他又狠狠踢了张复言几脚,让人把张复言拖下去关押。
崔衍昭听见外面的声音更加激烈了。
他无聊地胡思乱想,忽然察觉有影子投下。
因为只点了一盏青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