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郎君大好年华,又生得这般俊俏,何必在我身上浪费时间?”
“原来莫女郎也觉得我生得俊俏。”至于前头和后头两句话,尹笙仿佛给自动屏蔽了。
这一番对话牛头不对马嘴,莫静连决定发动终极大招。
“尹郎君为何为何要心悦于我呢?”
“莫女郎在我家被人要债时救了我,我自心悦于莫女郎。”
竟然是因为这件事,莫静连迅速回想起来了。
但这并非出自她本意,当时她是给陛下办事,救尹笙纯属完成任务,结果没想到给自己惹了情债。
莫静连试图解释:“其实当时得情况不是这样的,救你也不是我的本意你真的不必因为这个再我身上错付你的情意。”
“不管莫女郎为什么要救我,我都不在意,就算是为了利用我,我也心甘情愿。”
莫静连这下确实没招了。
二人这一番拉扯下来,到了皇宫门口了。
尹笙甚至在下车前还说了让莫静连不必在意,他会一直等下去,表情甚至比上车之前还要坚定了。
莫静连听的头痛。
尹笙虽是这么说,但第二日他没有在和莫静连偶遇,仿佛是刻意避开一般,下朝时候莫静连也看不到他。
莫静连很快将这件小事抛在脑后,重新扎进了繁忙的公务中。
身为商部尚书,各州县新报上来的工坊兴建文书,经梁年批复之后,便悉数堆到了她的案头。一连数日,她忙得连杯热茶都难得喝完,总算将一应事务处理妥当。
还没等她喘口气,宫中内侍便前来传话,说是南东路那边终于成功烧制出了玻璃器具,陛下唤她即刻入宫一同观看。
这玻璃一事她是知道的,她曾瞧见世子戴的眼镜一物,两片透明的薄片戴在眼睛面前,世子多年眼疾竟能看到东西了,甚是神奇。
当时陛下告诉她,这就是玻璃的神奇之处,而之后会有更多的玻璃器具,等南东路的工厂制了出来,便邀她进宫来看。
忙碌的时间总是飞逝的,莫静连没想到这一天来的比她想象的快。
张代结束了在南东路的出差,亲自监督了第一批玻璃器具生产,并且在其中挑选了几个成色最好的带回安京来给林肆看。
莫静连刚踏进宫殿之中,就瞧见林肆对着几个透明的杯盏碗碟指指点点。
“勉勉强强算是能看吧,这个杯子还行,算透,这个就略带点绿了。”
莫静连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向那堆玻璃器皿,只一眼,便再也移不开,世上竟有如此澄澈明净的器物!
莫静连从未觉得陛下如此挑剔过。这般晶莹剔透的物件,她生平首见,比之金银玉器更显奢华。
莫静连行了礼,急忙提着裙子跑上前。
她的眼睛亮亮的,“陛下,这也算勉强还能看?臣从未见过如此透亮的器具,这东西要是卖给西平和南诏的贵族,定能卖个高价。”
林肆转过身缓缓坐下,对着莫静连说。“这东西不光能卖给南诏和西平,更能远销海外。”
莫静连诧异:“您之前和臣说过的海外,竟这么快就要去了吗?”
林肆手指敲了敲桌面。“倒也不是现在,只是造船厂等事务都可以准备起来了。”
莫静连心情欢喜得不行,拿起一个玻璃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样好看的东西,先卖给南诏,定然能大赚一笔。”
林肆眨了眨眼。“你既喜欢,这个就送你了。”
莫静连急忙将杯子放下。“这怎么行。”
林肆本以为她要说,这是第一批产出来的玻璃器具,她不能要。
谁知莫静连十分郑重地说:“这玻璃杯一个就能卖不少钱呢,还是留着当作货物卖给西平和南诏吧。”
林肆确实是被她逗笑了。
“这东西以后产的还多,不缺这一个,你既喜欢,就将这杯子拿回家去吧。”
张代原本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突然听得莫静连提起什么海外,什么造船,他心里好奇的紧。总算趁着二人将话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嘴。
“敢问陛下,莫尚书,这海外是何意思?造船厂为何要准备?莫非是要出海吗?”
林肆示意莫静连给张代解答。
“张工,陛下曾说过,这海的另一边有新的大陆和国家,那可全都是商机啊。”
靖和一年的新年, 是林肆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
在往常的几年当中,百姓们苦于战乱、天灾、饥荒,新年并不能成为一个美好的代名词, 新年与现实交替的景象, 反而让百姓更添几分愁容。
但今年的新年不一样,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劳作,百姓们的土豆和红薯家中都有存储, 这过年就算吃不上什么好的, 但也不至于像往年一样挨饿。
更何况已有不少百姓将土豆和红薯在烹饪上玩出了花,林肆上次出宫微服私访时,就看到有人在制红薯饼卖, 也有人将土豆蒸熟,在用一点油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