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七嘴八舌议论,唐峻从椅子上站起来,负手在御案前来回踱步。
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没有帅才,这是个难题,谁也不敢拍着胸脯逞一时的英雄去保荐人,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不是寻常人能抗得住的。
柳栖雁静坐下首,微眯眼睛偷偷瞄了唐亦那儿一眼,见对方正同户部尚书楚谦之小声叙话,她心里的猜疑便暂时搁置了,专注于如何推动边南局势。
瑞脑快要在香炉中燃尽时,柳栖雁杵着拐杖离座,她对唐峻道:老臣有个提议,不知当不当讲?
唐峻等的就是她开口,蓦地转身道:先生快快请说。
柳栖雁道:安顺殿下曾带兵镇守鹭城,现下鹭城守备军先锋将军东方槐任职御林军副统领时,正好也在安顺殿下手里办过差,二人算是旧识,共事有益,不如让安顺殿下挂帅出征,再守鹭城。
唐峻迟疑了一瞬,他状似为难地看向唐绮,小心询问说:安顺觉得如何?
不日前,唐峻才拒了连易推荐宁浩水出都南下任职鹭州征银节度使的事,还坚持不允唐绮把昭太妃接到喻山行宫休养,两桩事儿摆在面前,唐绮此后就稳坐家中,闲暇无事,再不提要请封离都。
这会儿边南要打仗,再派她去,唐峻怕她是不愿,故而先前不好直接开口提。
幸好柳阁老拎得清啊,帮着唐峻把话摊出来了。
唐绮就坐在圈椅上,双手把着圈椅把手,两只手的食指轻轻敲打着,轻声道:陛下容臣妹想想。
殿中再次寂静,众人各怀鬼胎。
未等唐绮想出个去是不去,于延霆倏然起身说:陛下!臣认为,派安顺殿下挂帅出征也不是不行,毕竟她有过对抗景贼的经验,只要军饷拨得及时,这仗能打的,殿下可先前往鹭城守城,陛下再下诏,臣便调请远西守备军和辽东守备军共同南下驰援,讨伐景贼大势可成!
唐峻摩拳擦掌,一拍手道:大柱国所言正合朕的心意!安顺,只要你一到鹭城,朕在椋都定为你安排好后续驰援的事儿!你看如何?
殿中人多,唐绮挺身坐直起来,心里已在偷着乐,面上则露出一副愁态。
她无比诚恳地道:陛下,并非臣妹不想去,而是臣妹的母妃,如今在宫中住着,忧思过度,臣妹这一走,只怕她更是难熬,如今正逢家国安定的关头,臣妹也是两头为难啊!尽忠则不孝,尽孝则不忠,何以两全?
昭太妃的情形,此刻在勤政殿里的人都是知晓的,唐绮说的也是实话。
谁能开这个口让唐绮要么做不孝之人,要么做不忠之人?
正当唐峻也不知该怎么劝时,远坐在角落的唐亦再次开了口。
陛下。唐亦起身,朝唐峻一拜,道:不若就先将昭太妃娘娘接去喻山行宫,离先帝近些,有神机营把守,娘娘安危也不用担忧,二姐也能安心出征了。
要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保住皇室威严,又要想稳定朝纲和唐国民心,伐景之战必打不可,只有唐绮有能力胜任。
昭太妃不管住在宫中,还是住在喻山行宫,那不都在天子眼下?
唐峻听后没再犹豫,直直望向唐绮,苦口婆心道:接太妃娘娘去喻山行宫将养吧,如此忠孝便能两全,安顺可放心了。
唐绮不露声色,装作勉强道:那便听凭陛下的办吧。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顺水
◎柳栖雁登时明白了唐峻的意图。◎
勤政殿议边南战事,最后的结果一出来,唐峻立时将出征之期定在了次日,他怕唐绮反悔。
户部要核算此次战事所需的银子,楚谦之留着没走,柳栖雁还要辅佐唐峻批折子也没走,其他大臣则各自散了。
唐绮急着归家,人到端门前,被于延霆叫住说话。
殿下留步。
唐绮随他走到林荫道边上,侧目道:爷爷是想问姒儿的去处。
是,也不尽是。于延霆手叉着腰,叹气说:今日首辅相助,又有三殿下从旁说情,官家才容您将昭太妃娘娘接到喻山行宫,由此可见他防着您呢,若明晨送军出都,他不让您携带家眷,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唐绮颔首拜道:爷爷所言极是,可我妻妻二人方才重归于好,此时叫我如何割舍她,我已料到皇兄不会放人,想了个法子,让姒儿能金蝉脱壳。
于延霆挑眉:哦?殿下说予老臣听听。
唐绮便走近一步,扩手在于延霆耳畔,与其悄声耳语了几句。
于延霆听后,状似了然,他又道:姒儿这事儿,殿下若能办成,便带她去,若办不成,待殿下出征,老臣接她回侯府小住,也是可为。官家还指望着老臣手中虎符,调动东西两方大军驰援边南呢,这个面子他不得不卖。老臣还有另一桩事儿,要同殿下提个醒。
唐绮恭敬道:您请说。
于延霆也不卖关子,直言不讳道:太妃娘娘住在喻山行宫与住在宫中,总是不一样的,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