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想着,确实应该先把府库官银拨还给吴县,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其他。
只要把这笔出入记清楚了,想来以后建账也乱不到哪里去。”
今天已经杀疯了的郭推官并指如戟,对李巡抚也大喝道:“抚台为什么要帮石知府说话?”
李巡抚脑中“嗡嗡”转了几圈,也没想明白郭推官这句话的内涵。
郭推官再次咄咄逼人的质问道:“众所周知,是你李抚台指控石知府贪污五千两官银的,而你为什么今天又帮石知府说话?”
李巡抚只想说,我踏马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踏马的更不知道你一个垃圾推官为什么质问这个!
郭推官不用李巡抚回答,直接推断出了真相:
“你揭发石知府贪污五千两,是不是因为分赃不均?
所以你今天才会帮着石知府说话,只想用府库现银还付给吴县!
你是不是也想着把那些已经被贪污的官银继续隐匿下来,然后再分赃?”
还有这种事?大门外的乱民发出了惊呼声。
李巡抚:“……”
自己说石知府贪污五千两官银,那都是胡编捏造的!自己干的烂事,自己心里还能不清楚么?
怎么到了现在,越来越煞有介事了?越来越像是真的了?
仿佛有一个大能,把自己虚构捏造出来的东西,一步步的变成现实存在!
但虚空造物应该是神明才有的法术吧?为什么会出现在人间啊!
郭推官杀疯了,真的杀疯了!今天好像没有人能挡住这一个小小的七品推官了!
不管是二品,还是三品、四品,亦或是五品千户,全面都被这样一个七品用嘴炮按在地上摩擦!
大门外的饥民也暂时忘了断粮的忧愁,津津有味的看着官员们在这里激情互喷,吃着一个又一个的大瓜。
(本章完)
------------
这什么武官?
看着郭推官的表现,林大官人只能深藏功与名,其实郭推官的台词都是他写的。
虽然林大官人是天下第一武状元,但他现在属于武官序列。
虽然郭推官只是个监生出身,但他是文官。
文官之间互喷,那是“内讧”。
但如果林大官人这个武官站在道德至高地上,上蹿下跳的对一群文官进行政治攻击,就有点犯忌。
武官在政治上过于高调,容易节外生枝。
如果让朝廷诸公看到,苏州一个千户就敢当众炮轰钦差、巡抚、知府,会作何想?
那是一个小武官所应该做的事情吗?还不如弄个兵变出来,没准更能让人接受。
这也是林大官人不爱嘴上讲道理,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才符合别人的“刻板印象”。
所以在今天这场面上,林大官人感觉自己不太适合出面,选择了郭推官作为嘴替。
郭推官开始做着最后的总结陈词:“尔等三人现身苏州以来,丑行频现,嘴脸不堪,屡次激起民变,让苏州城动荡不安,败坏朝廷体面,扰乱朝廷钱粮重地!
本官虽然官位低微,但会将这些状况如实上奏朝廷!想必朝廷会给苏州百姓一个公道!”
在场官员都不敢想象,郭推官如果这样奏报上去,朝廷会怎么看待?
人群逐渐散去后,府衙大门这里主要人物只剩下了钦差大臣李世达、李巡抚、石知府。
此外就是尽忠职守的林千户,此时仍然尽职尽责的站在李世达身边,虎视眈眈的做好护卫工作。
李世达看了眼林千户,有气无力的说:“林千户可以退下了,本院不用你护卫了。”
事情都已经这样了,继续把林泰来绑在身边的意义已经不大。
再说林泰来站在这里鹰顾狼视,他们三个人怎么说点不想让外人知道的话?
林千户闻言便抱拳行礼道:“遵命!下官这就告辞了!”
临走前,林千户又好心提醒说:“世事坎坷乃是常态,李钦差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最开始我担心的是李巡抚,后来我又开始担心石太守。而到了现在,最担心却是李钦差你了!”
李世达:“……”
听在他的耳朵里,林泰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李钦差你不信邪,事情一步步级到了“钦差包庇知府”,那就只能请伱这个钦差“畏罪自尽”了。
钦差大臣李世达隐隐然有些懊恼,自己是不是妇人之仁了?
最开始应该是李巡抚畏罪自尽,他没去劝李巡抚;后来应该是石知府畏罪自尽,他还是没去劝石知府;而到了现在,轮到他畏罪自尽了,但已经没有人阻止他了。
没有勇气畏罪自尽也可以,那就没人背黑锅了,一起烂掉,并且连累整个势力遭受重创。
看着就要离去的林泰来,李钦差又不解的问道:“本院相信,你肯定有无数种更平稳的办法解决问题!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