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这个脸面不能丢!
所以林泰来稍加思索后,声情并茂的说:“皇上自冲龄时起,便心无旁骛、潜心圣学,而后日理万机,闲暇时只有浏览祖宗训录,肯定没有读过《金瓶梅》这样的杂书。”
众人:“???”
你说的是皇上吗?是现在正坐在宝座上的这个皇上吗?
万历皇帝也愣住了,你林泰来说这些话是几个意思,看不起朕的阅读量?
但是从反常的话里,却又嗅出了一丝乐子的气息。
林泰来又转向几名言官,继续说:“无论如何,为人臣子都不能让陛下在糊里糊涂,完全不懂的情况下,进行决议!
你们既然奏请将《金瓶梅》定为禁书,那你们就有义务让陛下明白,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为什么要定为禁书!”
卧槽!殿中反应快的人,已经察觉到了杀机!
林泰来向万历皇帝奏道:“故而臣奏请,让何倬等联名的言官出面,第一,向陛下详细讲解《金瓶梅》这本书,可以为此重开经筵。
第二,让他们向陛下进奉《金瓶梅》一书,以供御览,了解状况!”
何倬:“……”
卧槽尼玛!林泰来你这不得好死的王八蛋,脏心烂肺!
给陛下献《金瓶梅》,然后进行详细讲解,这是清流能干的事情?
只要做了,就会被钉在耻辱柱上!后世只会记录你给皇上讲《金瓶梅》,不会管你有什么特别原因!
噗嗤!不知道是哪位司礼监公公君前失仪,笑出了声。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林泰来实在太刁钻了,这种局势都能扭转过来。
万历皇帝也醒悟了过来,连忙谦虚的说:“林泰来言之有理,朕从未听闻过此书,也不知道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何人。
故而实在迷昧不明,也不懂尔等深意,需要教诲细讲。”
也许议题会很枯燥乏味,也许上朝会很无聊,但林泰来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本章完)
------------
东厂需要这样的人才
朝会似乎陷入了僵局,本来五位言官是想高举道德大旗禁掉《金瓶梅》,这是他们向来很擅长的套路,百试百灵。
如果谁敢反对禁掉此书,谁就是道德败坏之人!
但是他们没想到,举起道德大旗之后,林泰来居然还要他们为此担上责任。
如果仍然需要有所付出,那不就白举道德大旗了吗?
所以五名言官又被干沉默了,林泰来为什么就不能像个套路化的正常反派?
反正给皇帝献讲《金瓶梅》这种事,打死都不能答应,他们追求的是显身当世、留名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
上一个给皇帝进献小黄文的大臣是成化朝首辅万安,已经被打成文臣之耻永世不得翻身了!
最后打破僵局的人还是林泰来,对这几名言官质问说:
“你们既然奏请将《金瓶梅》定为禁书,却又不愿意帮圣上解读这书内容性质,到底何居心?
莫非你们只想让圣上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如同提线木偶依照你们提议下旨?
你们这种作为,就是故意蒙蔽圣上,妄图操纵权柄,犯有欺君之罪!”
说完这些后,林泰来就停住了,眼神飘向了户部尚书王之垣。
林泰来答道:“臣推荐雒于仁升到通政司,专司奏疏收呈,以彰陛下之器量!”
以后这位何御史在史书上的形象,可就是向皇帝进献《金瓶梅》了。对标榜名誉的清流势力人物来说,这种牺牲不可谓不大。
林泰来当仁不让的直接奏道:“何倬奏请禁《金瓶梅》有功,理当嘉奖!”
这时候王司徒才突然醒过神来,开口道:“这五人言事虚浮,又有欺君之嫌,不适合为科道言官,宜调出京师。”
见王司徒还是“无动于衷”,林泰来的眼神逐渐变成了“死亡凝视”。
只求陛下了解此书之毒害,并从严禁止此书!”
里面不只是有政治投机分子,确实也还有不怕死、敢于牺牲的人。
林泰来也挺惊讶的,这是他与清流势力斗智斗勇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为了保全同道主动牺牲自己的人。
申首辅心里酸了,在往常朝会的时候,皇帝最优先的询问本该是“申先生以为如何”。
何倬不就是废掉了你的武器《金瓶梅》么,你都已经把他打翻了,还要再踩一脚。
万历皇帝也觉得有点不忍心了,又问道:“雒于仁该如何处置?”
万历皇帝怕自己笑出声,忍不住捂住了嘴,含糊不清的说:“你就说该如何处置吧!”
众人无语,什么叫诛心?这就是了!你林泰来做个人吧!
“啊,这林泰来以为如何?”万历皇帝终究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此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下意识的询问林泰来。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