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79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话事人 第793(2 / 3)

的解释,就是打算在这偏远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偷偷摸摸的干点什么。

一个统兵在外的大帅居然偷偷摸摸干了点什么,那就是自找嫌疑!

赵志皋老神在在的说:“先前我也觉得可疑,以密疏询问皇上后方才得知,林泰来在咸镜道积聚粮草是经过皇上准许的,只是未有明旨。”

李春大吃一惊,“在外统兵元戎与皇上有密札互通,而我们内阁竟然全不知情?岂有此理。”

赵志皋指着孙丕扬的奏疏,“这与今天的主题无关!今天该议论的是孙丕扬!

如果你对其他事情不满,请另行单独上疏劝谏皇上!”

在孙丕扬问题上保持中立的三阁老张位很感兴趣的问:“皇上准许林泰来在偏远的咸镜道积聚粮草,是为了何事?”

赵志皋重复说:“这与今天的主题无关!不要节外生枝!”

开矿这种事,怎么能先说出来?若是传了出去,只怕又要惹得朝臣们的应激反应了。

反正对朝臣来说,反对天子直接开矿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

钓鱼技术

但赵志皋这个“不近人情”的回答,却惹恼了性情比较强势的张位。

听在张位耳朵里,赵志皋的意思就是“与你无关,别多管闲事”。

大家都是同年,原先赵志皋你一直是个老好人来着,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你不觉得你刚才这语气,很像一个姓林的吗?

再说了,身为内阁大学士,身上一样挂着“参预机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能知道的?

别管内阁的决策权是大是小,但大学士的知情权总该是必须有的吧?天下军政何事不可与闻?

另外就是,你赵志皋这种行为,就是鼓励“不正之风”!

经过这些年的种种闹剧,以及各种激烈的冲突,内阁权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很多人越来越不把内阁放在眼里了,林泰来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按过去七八十年的惯例,大臣或者督抚有重要事务上奏之前,往往要先在私底下与内阁通气,听取内阁意见后再正式上奏。

但林泰来做事从不在私底下请示内阁,也不听取内阁的意见!每每相关文书直接发到内阁,就像是一个结果通知!

你赵志皋身为首辅,不想着恢复和重塑内阁权威,反而纵容林泰来独断专行,这算不算吃里扒外?

先前刚加入内阁的时候,张位一直以为,四辅李春会是那个破坏内阁威权的“内奸”。

毕竟这些年来,清流势力的政治立场一直反内阁、反专权,而李春背后就是清流势力的支持,这人设明显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但时间长了才逐渐发现,首辅赵志皋才是真正挖内阁墙角的人,一次又一次将本该属于内阁的权力拱手让林!

想到这里,张位忍不住又开口道:“从去年十二月初开始,林泰来按兵不动将近三个月,消耗折色银两大概二十万以上,可以说这些都是白白浪费掉的!

所以孙丕扬上疏抨击林泰来,不是没道理吧?怎能说孙丕扬是污蔑构陷?”

张位说出这些话后,其他阁老都有点诧异,今天你不中立了?居然帮清流势力与山陕联盟的孙丕扬说话了?

李春倒是感到了意外之喜,没想到今天还有帮手了。这叫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正在这时候,忽然又有三千里外的奏疏送到内阁,还是比较重要的那种,众阁老当场围观。

“以臣观之,李朝二百年奉行禁锢西北之法,已经尽失其国北方民心。

北方百姓往往宁与倭奴、不服李朝,等天兵到时,虽知其错,但仍不愿为李朝臣民。

甚至还有成百上千本地父老联署,苦苦哀求为我大明郡县,叫臣好生为难。

若许之,则我大明侵吞属国疆土,陷于不义;若不许,其民情又着实可悯。

今朝鲜国北方为我兵后方基地,粮草转运皆赖于北方民力,故而北方不可不稳。

又有朝鲜王六子宽爱,深孚民望,对我天朝尤为恭顺。

臣思前想后,请册封朝鲜王六子顺和君为乐浪公,封地为朝鲜国北三道,必能安抚北方民心,稳定我兵后方。”

阁老们看完后,不禁齐齐想道,这林泰来又出什么幺蛾子?就不能安生消停一下吗?

让你统领大军去援朝抗倭,结果你在这琢磨分裂藩国另立君主?

这朝鲜王六子顺和君是什么鬼?又是从哪冒出来的?怎么就入了你林泰来的法眼?

虽然心里疑惑很多,但众阁老根据立场,很快就明确了态度,这就是一种政治本能。

“简直荒谬,岂有此理!”四辅兼礼部尚书李春生气的说:“无缘无故另立新君这样的事情,是他一个帅臣所能妄议的?”

刚才被激怒的三辅张位也阴阳怪气的说:“孙丕扬弹劾林泰来似有不轨之意,这可以算是坐实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